手机版

都市汽车网 [切换]

您好,欢迎来到都市车网
首页 新闻 正文
2024北京车展:技术比流量更重要
厂商 2024-04-30 18:44:00 9493浏览 编辑:admin

收藏

分享

0

9493

1990年,北京车展第一次举行,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72家参展商、216辆展车(含摩托车)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万多平米的展厅里集体亮相,吸引了数十万观众前往观看。

2024年,第十八届北京车展开幕,同样是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,1500家参展商占据了22万平方米的展区,举办发布会196场,展出117辆全球首发车(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0辆)、41辆概念车、278款新能源车。据了解,注册报道的媒体记者人数超过2万名。

作为全球车市的桥头堡和风向标,2024北京车展在“新时代”浪潮中,为“新汽车”构筑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无限可能的舞台。透过“新汽车”再看“新时代”,最终呈现出一个焕然一新的市场格局。

新车盛宴,见证新能源崛起

2024北京车展,车圈大佬集体出圈争当顶流,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。喧嚣流量的背后,是一场风起云涌的变革,电动化、智能化的旋风席卷而来,将每一家参展车企卷入其中。新能源汽车,成为本届车展的绝对主角。

中国品牌全面铺开,新能源轿车、SUV、MPV、硬派越野等百花齐放,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豪华市场的全产品线。

比亚迪全阵容出击,秀出了秦L、海狮06、腾势Z9 GT、仰望U7以及方程豹SUPER 9等多款新车。华为携问界、智界、享界等多个品牌集体登场,鸿蒙智行首款行政级豪华旗舰轿车享界S9正式首发。首次参展的小米,凭借SU7成为北京车展上最热门的展台之一。

吉利同样势头强劲,银河全新科技旗舰SUV原型车“银河星舰”全球首发,该车延续银河的家族设计语言,坚持“光之涟漪”的原创设计,应用了新一代雷神电混、银河11合1智能电驱、全景声环绕的AI智能音响、AI智能座椅、银河AI数字精灵、AI数字底盘等银河顶尖科技,创新性地将智能驾驶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融为一体,打造未来出行的高价值体验。

除此之外,“家庭全场景大五座”纯电车型极氪MIX迎来全球首秀,以20余种座舱场景模式成就家庭出行最优选;领克品牌首款新能源中型轿车领克07 EM-P也开启预售,采用新一代都市对立美学设计语言,搭载领克EM-P超级增程技术,预售价18万-21万元,打造20万级新能源轿车首选,将于5月中旬正式上市。

当然,除了中国车企大放异彩之外,外国车企同样不甘示弱,携多款重磅新能源车亮相北京车展,既体现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,更展示其坚定不移推动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与实力。

梅赛德斯-奔驰纯电G级越野车迎来全球首发,宝马新纯电动BMW i4、MINI ACEMA在此全球首秀,奥迪带来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Q6L e-tron,沃尔沃EX30中国首秀并开启预订,凯迪拉克IQ傲歌在北京车展正式上市。

另外,大众ID.家族最新车型ID.UNYX正式亮相北京车展,丰田推出bZ3C和铂智3X两款电动新车,本田则赶在车展前推出全新新能源子品牌“烨”,要借助中国供应链和设计团队,推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车型。

场内的热烈氛围与场外的亮眼数据相互辉映,共同展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势头。根据乘联会数据,4月上半月,国内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0.39%,首次超过燃油车。新能源车,已成为很多人的购车首选。

技术至上,谁能引领行业发展?

伴随新能源带来的机遇与挑战,流量为王,成为北京车展的一大特点。不过,淘汰赛依然在继续,竞逐流量只是这场激烈角逐的冰山一角,在长坡厚雪的汽车赛道,角逐技术才能孕育出新的行业领袖,持续科技创新才能推动中国汽车取得高质量发展。同理,只有真正把握造车技术内核的车企,才有机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,全面领跑新能源下半场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莫过于中国吉利。

本次北京车展,吉利首发了十余项智能黑科技,其中吉利旗下品牌极氪在本届北京车展发布浩瀚-M 架构,投资70亿人民币打造,颠覆了目前电动汽车的空间形态。基于该架构打造的极氪MIX,空间利用率达到同级最高的80%,而且创造了汽车行业中第一个“贯通式电动对开门”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为消费者带来未来出行空间新体验。

吉利银河则带来了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、银河11合1智能电驱、AI数字底盘、碳化硅混合驱动集成、天地一体化卫星科技等行业最新、最热、最强的造车科技。据了解,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是全球首个“硬件、系统、生态、AI”四位一体的AI智能架构,同时还是全球新能源带宽最大的智能架构,支持纯电、混动、增程、绿色甲醇等全能源形式。吉利银河11合1智能电驱是行业最轻、最小、效率最高的智能电驱,CLTC工况下效率达到了行业极致的90.04%,是同级中唯一超过90%的产品。AI数字底盘则将反应速度缩短到4毫秒,比人类的极限反应速度快了25倍,可实现极限反应下的“自动控车避险”,为用户提供“主动避险、永不失控”的安全守护。

从北京车展来看,不论是技术的角逐、产品的竞争还是流量的争夺,表面的喧嚣与热闹不过是新能源浪潮下的多元竞争形态,但核心终究要回归技术本源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,技术的深度与广度,已成为决定车企之间决胜的关键所在,只有持续坚持科技创新,才能稳固自身地位,并进一步引领行业发展。